缺陷名稱
|
缺陷描述
|
產生原因
|
處理方法
|
凸起
|
涂膜產生2-5mm到30-50mm不同程度的凸起。
|
涂料施工時基層含水率高或有雜質未清除。
|
對有問題的部位進行小修補。
|
剝離
|
涂膜與基層之間脫開
|
涂抹與基層的附著力差涂膜的拉伸強度超過涂層與基層間的黏結強度。
|
表面打磨后補漆。
|
固化過慢
|
環氧涂料在低溫下反應變慢
|
在低溫施工時未適當增加固化劑的用量或者未按要求增添固化促進劑。
|
低溫施工時適當增加固化劑的用量或使用固化促進劑。
|
裂縫
|
涂膜收縮而斷開的狀態,基層開裂而影響涂膜一起斷開的現象。
|
涂膜本身因涂料性能的原因或基層產生裂縫而使涂抹產生裂縫。
|
使用性能合格的涂料重新施工。
|
可使用時間變短
|
涂料和固化劑調配好后,在正常施工時間內涂料的黏度會顯著提高甚至固化,影響涂料的流平性能,甚至使涂料報廢。
|
涂料的固化與樹脂和固化劑的種類、配比和環境溫度有關。
|
涂料調配好后,盡快使用,同時應根據環境溫度確定固化劑用量。
|
固化不均勻
|
表現在一次施工出的漆膜硬度不同,有高有底。
|
混合攪拌時攪拌不均勻,雙組分混合的不均勻。
|
電動攪拌器充分攪拌,保證雙組分混合均勻。
|
固化不良
|
整個硬化狀態差,重物或人員走動后涂膜表面出現壓痕。
|
施工環境溫度太低,反應不完全,或沒有按照溫度的變化調整固化劑的用量。
|
按溫度變化調整固化劑的加入比例。
|
表面發粘
|
初凝時,表面發粘。
|
涂料調配時攪拌不充分,未反應的成分在表面下游離。
|
應用電動攪拌攪拌充分,保證雙組分涂料混合均勻。
|
表面發白
|
涂膜的光澤度低清晰度差,表面仿佛有一層云霧。
|
施工環境的溫度高,水汽在涂膜上結霜,造成固化劑里面的胺析出,產生白霧集結在表面,或者在早春季節地面的溫度比室內氣溫低,特別在光滑表面易結露。
|
待施工環境溫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同時保持施工現場通風,減少室溫與地面溫度的溫差。
|
不固化
|
涂料和固化劑調配并施工后,涂料長時間不固化。
|
固化劑加入量不準或加錯。
|
加強管理,按要求調配涂料。
|
針孔
|
施工面上出現許多像針刺過而留下的痕跡狀態。
|
固化劑與涂料混合時,因攪拌而在涂料里產生大量氣泡,在固化過程中氣泡不斷逸出,在涂膜留下痕跡而成為針孔。
|
在涂料中加入消泡劑,或者在涂料尚處于流動狀態時用針刺滾筒輥涂有氣泡的涂膜。
|
環形山孔
|
涂膜像不沾油那樣產生環形的孔。
|
基層的密實性不均勻,或者涂料中加入過量的性能差的消泡劑。
|
使用封閉底涂封閉涂膜再施工涂料,或者更換性能合格的涂料。
|
凹陷
|
涂膜出現圓形凹窩。
|
涂料表面張力不均一,局部出現規則性的不均勻。夏季施工人員留下的汗跡也會造成凹陷。
|
更換合格的涂料,施工時防止汗水接觸未固化的涂料
|